万福生科采用的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是什么
1、上市之初就被指通过损失计提来粉饰业务。从万福生科的财务数据不难看出,存货成为了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其在总资产中占比长期居高不下。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万福生科近三年资产总额为06亿元82亿元和98亿元;资产年度增速平均为67%。
2、虚增应收账款,同时虚增收入,即“增收”,是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段,可以夸大主营业务收入,从而夸大利润,粉饰业绩。这种属于夸大收入虚增利润。由于外界不能掌握企业的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具备一定的隐蔽性。通常应收账款非正常巨增,就需要引起警惕。
3、而万福生科、绿大地和海联讯等为了上市而造假,其中,万福生科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相关利益主体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经营业绩的考核关系到经营者能力的评定,影响了他们留用,升迁,奖金等切身经济利益。还有员工的薪水,奖金,福利等。
4、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审计失败主要是由于客户会计资料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存在过失或欺诈行为,从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受到了审计意见使用者的指控,给注册会计师本人及其事务所造成经济和信誉上损失的情况。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分析论文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 篇1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分析论文 篇1 背景介绍 万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2012年9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而被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立案调查。
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如装卸运输费用和科研费用的降低,似乎有低估费用以虚增利润的嫌疑,这与通常追求研发增长的企业行为背道而驰,值得深入剖析和质疑。这一系列异常情况,均源于学术论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冰山一角。
万福生科作为首例创业板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公司,其进行财务舞弊的动因、方式以及审计监管机制在其IPO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造假
1、万福生科的财务报告中隐藏了关键信息,如生产线的停产对其利润造成重大冲击,却未向公众披露。财务分析揭示,流动资产尤其是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急剧上升,与在建工程和存货的异常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中报中的在建工程数据存在明显偏差,且工程资金使用的解释前后矛盾,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数据疑点重重。
2、万福生科2012年3月2日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至2011年定期报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初步自查结果如下: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6亿元左右。
3、虽然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不断加强,但是仍有部分公司受利益驱动,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财务造假,2012年8月发生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4、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带来的社会影响:一方面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产生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内部动因。通过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达到上市要求,募集大量资金。如创业板上市条件中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对于净利润等相关指标都有最低额度规定。
5、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分析论文 篇1 背景介绍 万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2012年9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而被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立案调查。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带来了什么样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哪些信息使用者的利...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带来的社会影响:一方面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产生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内部动因。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达到上市要求,募集大量资金。如创业板上市条件中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对于净利润等相关指标都有最低额度规定。
由于万福生科造假事泄,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生变:上游供应商趁机提价,使得公司营业成本大增;下游客户则减少采购万福生科产品的数量,或是要求公司降价供货,公司产品销量已有明显下滑。
一是审计主体主要体现为审计独立性的丧失、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缺乏等,二是审计客体,主要体现为上市公司有强烈粉饰报表的动机、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等三是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监管力度不够、审计制度不完善等。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通过虚假确认,提前确认会计收入,变造会计费用或将费用计入不当的会计期间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这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惯用的手段。如2012年深陷财务造假门的万福生科在收入上搞的是真的现金流,选择了虚增“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项目,它的募集资金建设项目还在建设中,这样做不至于招人耳目。
以上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影响更大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新大地事件等行为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使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公司也受到严重影响。 会计造假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
1、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件分析论文 篇1 背景介绍 万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福生科”)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2012年9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而被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立案调查。
2、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 篇1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3、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如装卸运输费用和科研费用的降低,似乎有低估费用以虚增利润的嫌疑,这与通常追求研发增长的企业行为背道而驰,值得深入剖析和质疑。这一系列异常情况,均源于学术论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冰山一角。
4、下面是3个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 万福生科 典型例子,当数万福生科(940,0.18,13%)(30026SZ)。2012年10月25日晚间,万福生科公告称,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6亿元、虚增利润40216万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事项。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违背了哪些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
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对所披露内容进行不真实记载,包括发生业务不入账、虚构业务入账、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在信息披露中记载的事实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应当认定构成“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摘要】“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再次引起了社会广大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担忧,也对证监会、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可信度的严重质疑。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以财务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剖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原因,并以此为避免该种丑闻的再次发生提出建议与思考。
年11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更正报告所述内容,由于虚假记载金额重大,导致2012年上半年由盈转亏,且未披露事项对万福生科业务有重大影响,判定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第4条、第1条、第3条、第112条的相关规定。
如创业板上市条件中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对于净利润等相关指标都有最低额度规定。万福生科通过财务造假上市成功,公开募得资金总额42 500万元。如此巨大收益使得企业铤而走险,不惜财务造假以达到政策要求上市。另一方面,上市成功能极大增强企业声誉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又一重大诱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